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不是药神》才是中国最需要的电影

Noodles 万达电影 2022-05-13



高分电影有不少,但近年来有一种高分片被叫做“别人家的电影”。

 

这里的“别人家”,不是大洋对岸的好莱坞,也不是大陆那头的欧洲,而更多的是指向我们的近邻——比如韩国,比如印度

 


别的不说,先看看其中一组影片的评分(来自豆瓣)

 

《熔炉》(2011,9.2分)

《素媛》(2013,9.1分)

《辩护人》(2013,9.1分)

《恐怖直播》(2013,8.7分)

《三傻大闹宝莱坞》(2009,9.2分)

《摔跤吧!爸爸》(2016,9.2分)

 

它们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如此追捧,甚至能引发不小的话题讨论,说到底都离不开一个关键词——现实

 


幼童性侵、应试教育、媒体暴力、女性权益、底层奋斗……

 

这些触及到社会痛点和生存现实的话题常常能引发普通人的共鸣与心灵的冲击。

 


可惜的是,近些年来我们的大银幕上却很少出现本身质量过硬,同时又能产生深刻影响力的同类现实题材电影。

 

《亲爱的》《二十二》那样能兼顾社会效应并取得商业成功的影片实在少之又少。

 


所以无奈的观众只能转身环望,试图从地缘与文化相近的韩国和印度现实题材电影中寻求心理认同情感宣泄

 

想想这两年来频繁引进的印度电影——《神秘巨星》《起跑线》《厕所英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等等。



不正可以看作是“定制”给我们的精神幻想么?

 

但今年夏天,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聚焦国内慢粒白血病与民间仿制药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正在悄悄改变大家对国产现实题材电影的偏见。


 

《我不是药神》的故事与角色原型为当年轰动一时的民间抗癌药代购第一人陆勇


影片讲述了徐峥饰演的保健品商贩程勇,受病人之托到印度购买能够治疗慢粒白血病的廉价仿制药格列宁的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他一方面收获了巨额财富,另一方面也被那些苦难的白血病病人所触动,最终决定以亏本价格为病友代购仿制药。


然而程勇私自代购和销售未经注册药物的行为被警方盯上,当他以贩卖假药罪被带走的时候,无数曾受他帮助的白血病病人们自发地聚集了起来……



如果说十几年前的《盲井》《盲山》燃起了大家对社会现实题材影片的期待,后来的《亲爱的》摸索到了艺术与商业间的平衡点。

 


那么由文牧野执导、宁浩徐峥监制的《我不是药神》则很可能引发近年来关于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一次最大范围的讨论


这类题材电影的票房也将会被提升到一个新的记录。

 


就在正式上映的前一周,《我不是药神》开启了点映,让人没想到的是仅周末两天点映票房就破5000万,截止7月4日凌晨点映票房已破亿。

 

数据来源@猫眼电影专业版


而看过的观众中将近90%给出四星和五星,并自发地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自来水安利。


在好口碑的持续发酵下,《我不是药神》的豆瓣评分于周三正式出炉——起分9.0!


这也是近15年来极其罕见的国片“破九”了。

 

千禧年后“破九”的华语片只有《鬼子来了》和《无间道》


这对于一部尚未公映的国产电影来说,已经具备了年度爆款的潜力。

 


究其原因,《我不是药神》的高热度在于——


过去那些年里我们曾羡慕过的韩国电影、印度电影中的切实的人文关怀、急需的现实关照终于在我们的本土电影中得到抒展。

 


另一方面,影片在前期宣传时突出的是徐峥和宁浩两位黄金搭档的再合作,其中徐峥更是身兼主演与监制;

 


同时影片发布的几款预告片清一色选取了轻快的幽默风格,配以鲜艳的画面和动感的快速剪辑,有种宁浩疯狂喜剧的感觉。

 


无形中向大家传递出,这是一部延续宁浩徐峥《疯狂的石头》式的黑色幽默电影。

 

但在实际的观影过程中,我们才发现被骗了!

 

《我不是药神》的前段确实带有两位大咖以往的风格标签,如个性鲜明的群像角色、成员间的摩擦磨合以及时不时的冷幽默

 


但随着故事进入转折性的后半段,整部电影的基调和情绪发生了质的变化。

 

喜剧元素退向后景,现实的残酷、白血病人的无力挣扎、情与法的两难处境渐渐成为故事的重心。

 


多场催泪戏份和结尾情绪的爆发更让不少观众难以抵挡。

 

从笑到哭,这是一种有意的“”。

 

这种藏,其一是一种商业上的技巧,因为对于绝大部分观众来说,宁浩徐峥就是能吸引他们的招牌;

 

新人导演文牧野与监制徐峥、宁浩


其二,也是一种艺术上的反差,让观众在过山车般的情绪体验中更加明白创作者的深层用意。

 

正像这部电影的真正灵魂——导演文牧野所解释的:

 

“我觉得这是一个在外形上非常华丽,充满了乐趣和刺激的电影,但是内核直指人性,让人感觉慈悲的力量,节奏畅快,一气呵成。”

 


强调乐趣,即意味着要面向尽可能广的观众,这是“面子”;


直指人性,则是对艺术的负责、对社会议题的介入,是为“里子”。

 

这不就是我们所羡慕的那些韩国电影、印度电影所惯用的策略吗?

 

如果进一步确认的话分析,《药神》从故事到角色再到风格,承接的更多的是韩国现实主义电影

 


看过影片的观众也能明显感觉到,《药神》可以与两部影片进行对应,一个是《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一个是《辩护人》

 

前者讲述一个不小心感染艾滋病的中年男人为了活下去而亲自试制未经相关部门批准的抗艾滋病药物



并把药品提供给更多的病人,为此他要与病魔、专利机构、药商进行周旋抗争。

 

而备受内地影迷推崇的《辩护人》则是以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年轻时的经历为蓝本。


讲述了他从一个只为自己赚钱的自私律师到倾尽全力为受害学生进行人权辩护的故事。

 


影片的前半段同样为聚焦小人物求生存的生活喜剧风,后段转为沉重的社会悲剧人性救赎


主角都有着一个从自私爱财到自我牺牲的人物发展弧线(类似的例子还有《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名单》结尾


所以,尽管《药神》的故事确实与《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更接近,但从内在气质和导演诉求上来看,《辩护人》才是《药神》更靠近的标杆。

 

《辩护人》结尾


一部电影能不能被留下、被铭记,除了影片本身的综合素质外,能否与时代节拍相呼应、与观众情感相契合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潜在因素。

 

《药神》既可以说出现地恰逢其时,也可以说是我们的观众已经等了太久太久

 

程勇是银幕上难得一见的社会英雄角色


《我不是药神》所采用的戏剧结构、人物曲线和社会现实主题并非具有独创性,同时在冲突面上也做出了一些回避。

 

但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属于我们本土电影人的作品。

 


就算是有所参照,就算是还有所保留,也值得感到欣慰。

 

这种题材,能拍出来,便已是胜利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豆瓣或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关注万达电影官方订阅号“万达电影生活”,每天都送电影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